微吧推荐
查看所有吧>>
活跃用户
    墨韵诗画——读杨勇先生山水画有感



    古圣先贤澄怀味象,寄情山水而卧游畅神,盖中国山水画发端之源也。禅房花木深,以玄对山水,此画道玄机也。又,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余以为山水为道成象,以直达生命真相,彰显艺术精神,无需哲思与理辩。对于画道中人,凝视画面的瞬间,便心领神会,如投石水中,涟漪自起。

    杨勇先生是谪居京城的江苏人也,为人谦和平易。对于艺术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有自己的主张与独到的探索。笔者一直关注杨先生与其画作。一观觉其气象正大,再观之,典雅雄浑,又观之,清新峻远而气息纯正。杨勇先生的山水画风,于当今画坛可谓风神并茂而独树一帜。对于流风从众而遍及当下之现象,杨勇先生也许是不屑一顾的。这是真艺术家必备的素养,必然成就其作品格调的高逸。

    北京不仅是新中国的首都,也是文化艺术之都。哪里聚集了全国各地的优秀画家,交流展览频繁,习画创作氛围绝佳。在这样的大染缸中艺术家仍需洁身自好,要创作出风格迥异的作品来,且不受流派与名利之羁绊,委实困难重重。但是,当你站在杨勇先生的画作前,或者纵目浏览一下三五幅画作,也许让您十分惊叹,乃至急切想走近细探其画里画外。

    诗画一律早已成为中国画传统话语的重要立场之一,诗情与画意本是艺术体验与艺术创作的同一过程。诗情蕴育画意,画意也能同样表达诗情。虽然杰出的艺术家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人,但是一定要有诗心与诗情。杨勇先生的山水画其实就是山水诗,画面洋溢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君子情怀。有的画如《诗经》又如《楚辞》,仿佛从远古吟咏而来,让人低唱抒怀。也有的画像唐诗和宋词,更如唐诗的浩瀚与壮阔,亦如宋词的低沉与绮丽。也许有人会以为杨勇先生是为古典文学作诠释的插图画家,或者说一种复古主义者。笔者认为都不是,杨勇先生所倾心努力的是贴近文脉,聆听时代的心声。因为无论你多么伟大,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都是让所有的意义,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乃至当下的,都在尺幅画作中凝固成为此刻的永恒。

    杨勇先生的画作中,无论是一石一山,一花一草,还是飞瀑流泉,亭阁危栈,都能感觉是画者借古讽今的一种人文关怀,以及通过画意的营建来哲思人生。一个艺术家能在作品中打破古今之隔,也必然能在地域与文化上实现真正的超越与融汇。杨勇先生的作品却真正突破了南北山水地域的局限,审美也打破了从崇高壮美到秀美雅致的二隅持续对立的历史定势。这是一个有独立人格与开阔视域的艺术家的综合涵养所决定的,也必将成为一个时代最有意义的艺术史事件之一。画面丘壑的经营与意境的构建可以折射出杨勇先生艺道探索之理路,水晕墨漳也成为画面最直觉的视觉表征。历代山水画用水气魄之大,应从明代浙派开启,至今,在杨勇先生的画作中,用水似乎成为画面一种独运的匠心。笔墨的渗化勾皴,点染与着色,似乎都是浑然天成,真是不涉理路,不落言筌。尤其是巨幅大作的整体用水之妙,其实超越一般所谓笔墨的锤炼与斟酌。当然,画面用水之道,也可以归纳为笔墨之妙。因为杨勇先生的山水画的整体水韵,不是具体的河湖沼泽与瀑布汀泉这类典型的水域物象,而是画面呈现的一种晶莹如玉,雅润沁人的梦幻之境。

    艺术史上真正的艺术家,不仅是靠作品来彰显其艺术创造力所达到的高度,也同时提升其时代的审美与精神品质。再从图像上观之,传统的笔墨图式与文人画符号样式,彻底的幻化了。但在其如淅沥春雨般的画境中,典雅玄淡的诗性品质,寄情山水的人文理想,依然蕴籍其中。尤其重要的是,杨勇先生在其饱含诗意的笔端,在信息化、多元化乃至全球化,这一特殊的文化语境下,满足了人们视觉审美的需求,也创建了充满东方诗意的精神家园。

    作者简介:卞瑞 同济大学哲学博士 副教授

    • 分享到:
    排序方式:回复时间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