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吧推荐
查看所有吧>>
活跃用户
    砚边小记

    硯边小记---牟敦迎    日照电视报用稿
    天天和笔墨打交道,以砚池为友,耳鬓厮磨之间总有些体会和感想,是珍珠抑或卵石暂不管它,切记下来聊以自补。
    1、书谱:“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察者,观察也,一个察字多少含义?有近察、远察,上察、下察,左、右之察等等。近察观之微,远察观之势;上下左右之察观之结构。这些都是一般人忽视的东西。拟,从字面上看,左右结构,提手加怀疑的“疑”,是六书中的“会意”字。直接解释为揣度,猜测,也有类比,效仿等。揣度和猜测的目的是为了临得更好更像。这就告诉我们,在下笔之前要有分析、有疑问,不要轻易动笔。
    总之,只有观察的准确精到,才有可能拟之更似。怪不得有人提倡不要把帖拿过来就临,最好观察三天以后再动笔。   
    2、圣教序让人不能释手。诞生该帖过程的故事就是书法史上引人入胜的雅情逸事。太宗皇帝亲自作序,太子李治作记,怀仁和尚用25年集字刻碑。这是1500百多年前发生在大唐盛世的事情。我们进一步思考:当时确定这一人选的时候是怎样的一个过程?为什么当时满朝文武都同意并最终选择了怀仁?怀仁是怎样的一位和尚,他接受这一任务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等等。在该贴的背后还有更多的疑问和思考。当然,从集字的效果来看,通过该帖与其它王羲之留存的书迹对比,该帖集中体现了王羲之的书风,为后人学习王书提供了珍贵资料。学习该帖,愈是不能罢手之际,也即开始入门之时。
    3、什么是正确的执笔姿势,各种资料都说:头正、身直。我告诉你,未必!我的感觉是,正确的姿势应该是头略左倾,因为这样会使你的手与眼达到最佳结合,使眼睛的视野要比头正更加开阔,而且,笔杆可以稍左倾,你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从一种书体的书写过渡到另一种书体的书写需要费多少时间?一要看书写的熟练程度,越是熟练,恢复的越快二要看你放下的时间。放下的时间越长,恢复就费时愈多。8月底,我又写了一下手札和小楷,从行草书过渡到手札的学习,大概要一天时间就够了;而从行草书过渡到小楷书,需要五天或更长的时间,这样才能够找到差不多的感觉。
    5、书法的功夫与性情。什么是书法的功夫、什么又是性情?功夫,首先,是对毛笔的把握与运用,就是笔法的运用和掌握,如沈尹默先生对执笔的总结和归纳,没有刻酷用功,不会有如此深刻的理论。其次,是对经典的继承和理解。理解得愈深,就会继承的愈纯,也就会运用的愈加熟练。再次,要看你对文本的熟练程度。我不相信一个非常生疏的文本,不经过训练就会写得自然流畅,上下贯通,一气呵成。
    所谓性情,就是个性的张扬。也就是你自己的东西。这是个难度颇大的问题。亦所谓书如其才,如其学,如其志,如其情,是也。仅仅是这个“如”还是不行的,就是具有传统书法美的个性才行。也即技进乎道,道之道,是形而上的,是与筋骨契合为一的,是靠功夫作为支撑的。功夫及技巧,她是书法美的物质支撑者,在此基础上张扬个性,谓之书法美的性情,有的人形容要带着镣铐跳舞,如是。
    看十一届国展的优秀作品,他们在法度之内张扬个性,功夫和性情都达到了很高的度。很值得玩味学习。
    6、我读陈海良。陈海良先生常州人,学过书、从过商,最后又从书。没见面,但读过一篇文章则倍感钦佩。我正在临习书谱,初入有些茫然。在网上一搜,有陈海良《书谱临习指南》。书如其人,总是有些隐意的味道,文如其人那就是显的景象。一篇短文不过几千字,但是,海良先生纳入的信息量如此之大。就像其人的书法美轮美奂目不暇接。
    其一是读书多。文中引经据典俯拾皆是,有古有今,似珍珠落盘。尤其对书谱书理达到了烂熟的程度。
    其二理解深。对为什么学习草书要从《书谱》起步,如何起步都有解读。如对十七帖、怀素的《千字文》草书等都做出了中肯的分析。初学者读后不会走弯路。
    其三联系广。在解释书谱时,还联系唐代的历史进行分析。如,联系唐代士人阶层的规模化,既造就了唐代尚法的风气,推升了唐楷这座高峰的隆起;而士人参与社会实践的要求,又造就了张旭怀素表情书法的诞生,后人难以超越。
    现在,书文皆好的书法家不多,海良即是。
    7、书谱的用笔。今天下午临习书谱,突然采取承笔的方法感觉不错。1.6公分的小狼毫,用0.3公分以内就差不多了。这需要拇指、食指、中指起主导并有承起的作用,辅以运腕,线条力度陡增(9.28)。
    8、书谱提倡的是学习古人。近期临习书谱,同时在内容上力争搞得明白。一边临习,一边学习。可谓双丰。尤其临帖要学习经典。对不学习经典自以为是者劝导:“引班超以为辞,援项籍而自满,任笔为体,聚墨成形,心昏拟效之方,手迷挥运之理,求其妍妙,岂不怪哉”。这对学习经典的重要性说得再清楚不过了(9.28)。
    9、我临书谱的几个步骤。一细察,即查看字帖,越细越好,大约用时一整天;二单字慢临,越像越好。大小、厚薄、正奇、挥运线路等。大约用时十天左右;三理解文字内容,在临写的过程对文字内容进行全面理解,越透越好,最好背诵;四临习两字之间的连带,在临上一字即将结束时,关注下一字的起笔,形成连绵不绝之势;五

    • 分享到:
    排序方式:回复时间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