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吧推荐
查看所有吧>>
活跃用户
    楹联是书法走出展厅、走向世界、走进百姓家庭的最好形式之我见

    楹联是书法走出展厅、走向世界、走进百姓家庭的最好形式之我见
    苦空山人

    2010-7-13 21:45

    楹联是书法走出展厅、走向世界、走进百姓家庭的最好形式之我见
    文/刘福忠
    一 重新认识楹联与书法,她是书法走出展厅、走向世界、走进百姓家庭的最好形式。
    楹联与书法同为祖国艺术瑰宝中两颗璀璨的明珠,同为血源,渊源流长,已为大家所共认:她们是劳动人民的艺术结晶。楹联是一种独立的传统文学艺术奇葩。从文学方面说, 楹联则是以对联为内容,是一种最简短的文学形式,从书法方面说,是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它集文学、书法艺术于一身,形神俱佳,瑰丽多姿。如春联:“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喜好张贴对子,挂在庭院,房宅门旁,图个吉利,避鬼驱邪。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对联更注重艺术性、欣赏性和大众性。如状景、达情、咏事、咏物,都可以用来表达思想,寄托情思,用途十分广泛。对仗的工整,文字的技巧,书写的精妙,往往能激发观赏者的灵性”( 见周少春《力求对联与书法的完美结合》一文原载《民间对联故事》1995年03期)。但是也应看到当今书法的悲哀:电脑代替了毛笔、楹联多为印制、书法作品成了少数人玩的或展览艺术品。重新认识楹联与书法是很有必要,因为,当你想到书法的传承与大众化的要求时候,楹联是当今书法走出展厅、走向世界、走进百姓家庭的最好形式。并具有以下特性:
    (一)楹联载体形式的独特性:由于楹联字数小,字的笔势大的表现,用纸、绢类或木、石、金属类等作载体都行,都表现出它的独特性。通过书法艺术形式表现的楹联书法作品,可以是装裱好的供厅堂悬的,也可以是根据书法作品加工制作的。如:通过木刻、石刻,刻在门框上或门前柱上,或刻制好后挂在门框或柱上的。又如石刻,可为石碑,也可用于建筑或摩涯石刻或公园石刻。
    (二)楹联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现场(直接)表演或间接表现。楹联多数为直接书写。楹联是书法作品中实用性较强的一种幅式,是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具有抒情性、表现性、装饰性。它常悬挂在公众场合。如:殿堂、庙宇、厅堂、门楹、亭台楼阁,即使是挂在中堂两旁的楹联,也是与客人相聚的场所。春联和其它季节的楹联以及婚、丧联、庆典联都是面向大众的。
    (三)楹联民俗形式的广泛性:楹联源于桃符。相传桃符是由深红色的1寸×7至8寸桃木板,上边写着“神荼”、“郁垒”二神的名,或画出二神的图象,是为了镇邪驱鬼、祈福纳祥。之后桃符的内容发生变化,被春联代替。孟昶为春联之首,他在桃符上写过“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联。对联在宋代很盛行。并用书法的形式将对联写成楹联装裱悬挂。也适合于当代人的审美观,内容多为民俗,富有诗意,寓意符合民心,也是今人善法、善意、善势等的最好表现,广泛地适宜学习、欣赏、普及和研究。
    (四)楹联的书体形式的艺术性:悬挂在庄重场合的楹联,为了便于大众识别,一般选用楷书、行书。为了与古建筑的格调相匹配,也可用篆书或隶书。作为文人相聚的场所,也可用草书。楹联多悬挂在高大建筑物上,要做到既能远观又能近赏,又与高大建筑相协调,楹联的字迹一般较大,其长度不小于四尺,大厅堂楹联在八尺或八尺以上。其长宽比例一般为4:1或大于4:1极为民众喜欢。通过上下联的画心尺寸、联语字数要完全相等,表现出书写的风格、通过题跋、款识与联句的书体形式表现一个完整的艺术性。款字的形式是艺术之精彩,(1)单款,只在下联的左方署书者姓名,上联不题款。单款的字不宜大,不要造成下联份量偏重,款字最好与联语的字穿插起来,使款字和联语成一个整体。(2)双款,上联款字写在联的右旁中间偏上,下联的款字写在联的左旁中间偏下。受书者写在上联。不写受书者的名字,可在上联落书写时间。如:己卯夏月。楹联的字数少,字大时,上联的字要稍往左移,下联的字要稍往右移,以便留出落款的位置。(3)长款 ,款字很多,可将上下联的左右都写满,书写的内容不拘,两行联句被四行甚至被八行密密麻麻的款字夹着,更具有对称美。楹联的内容是联,而书写的形式可变,不是按楹联对仗的写法,可留了一个长款,可求得幅式的变化。

    (五)楹联的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可变与相融性:楹联是最短的文学作品形式,最精典的诗词句,字数可多可少,一般楹语用词应简略,字数过多,势必字小难以达到醒目的目的。用词应讲究,上下联字数应相等,平仄要合度,名词、形容词、数量词等要对仗,要对得工整。对得不工整的联句就不宜选用楹联的形式。在此不多议。但书写的形式与内容相融性很强,由于字数相对很少,多数为书写一行。上下联语的安排较容易:左右联对称,天地对齐,字字相对,除草书外,字的大小变化不大,便认适用 。行书、草书联语只要天地对齐,可任其自由伸展,既整齐又富有变化。下列情况变化大,还是相融的。(1)长联的形式表现出多变化,可以折行书写,折行书写的称为龙门对,龙门对中间的两行(即右联最左边的一行,左联最右边的一行)为短行,这就要使上联从右往左排行,下联从左往右排行。上下联都落款,分别写在末行的下边。也有个别折行书写的长联是从中间往两边排行,即上联先写左行,后写右行;下联先写右行,后写左行,落款在末行。这种讲究对称的书写形式和对联一样是世界文化中绝无仅有的,是追求完全对称的。(2)少字联,字数少的联句如四字的成语联,为了增加其长度,上下联的落款分别落在联字的下边,这种构图称为“抱子对”好似妇人抱孩子。楹联是两条对等的文字,常分别挂在中堂的两边,左右联虽然各自独立,但是要注意使两联对称协调,风格一致,相互顾盼,统一和谐。草书联比较容易克服呆板的问题,在书写时不论叠不叠格,不要被格所限制。两联最好在一整张宣纸上写好之后,在装裱时才裁开。若在瓦当纸上书写,既要注意到有格,又要敢于破格,要注重一气呵成。做到上下齐,中间的字相互错落,这能使楹联在整体上是对称的,而在局部又有变化。联语字少字大,要相对用大些的笔,不要一字一蘸墨,以免墨色单调,缺乏气韵贯通和墨色变化。
    以上几个方面这特性,可以看出:这些传统文化一方面要继承,另一方面要与现代文艺的发展相适应.必然要求楹联与书法合壁,两颗璀璨的明珠才能放出七光异彩。她又是书法走出展厅、走向世界、走进百姓家庭的最好形式。
    二.加强书法教育与普及,实现楹联书法走出展厅、走向世界、走进百姓家庭的目标。
    楹联书法本身身世在民间,在百姓家庭。当今走进展厅之时,也是它失去部分实用价值之日。当今走出展厅之日,也是它能作为艺术来研究的时候到了。书法家书写或创作楹联,民众需要楹联。也将成为热论的话题。我想,楹联与书法同为祖国艺术瑰宝中两颗璀璨的明珠,传统文学艺术奇葩。她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中国的书法她已列入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她是下里吧人的,也是阳春白雪的。因此,楹联书法要敢于走出展厅、走向世界、走进百姓家庭。如何“走”?为实现这一目标,必要抓好以下几项落实,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一)书法教育既是一个文化教育,列入了社会发展纲要,抓好楹联书法普及与落实,就是实施和保护中国的书法已列入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任务。
    书法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这是《中国书法》申遗片解说词的首要标题。文中说:“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的一种艺术实践。历经3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书法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书法表达了“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中庸中和”等中国哲学思想以及中国人关于时间和空间的独特意识。人们常从自然中感受书法,把书法中的文字看作是有生命的形象。书法还因其思维方式与肢体运动相融相谐的特点,被中国人当作修身养性的一种活动。”当我们谈楹联书法走出展厅、走向世界、走进百姓家庭的的时候,大家知道:楹联书法用得最多,最广,传得最远。在很早以前,楹联书法伴随着汉字就传播到了朝鲜、日本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在世界各地,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书法。很多来中国的外国友人也通过学习书法进而了解中国,认识中国。中央美术学院著名教授钱绍武说过:“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灵魂与核心。”这些年来中国书法在一些大专院校有了一定的地位和学科中的分量。也成为研究机构的重要理论内容。

    但是,还不够。为什么?普及与运用中常有脱节。在过去,在各地都认为:写春联送春联是一个优良传统,“一年之计在于春”,书写春联就起到了为春鸣锣开道的作用,中国的文化艺术得到充分体现,新春带来新气象。近年来的书写风格也是上追秦汉,下论唐宋元明清。还有人以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来比喻中国书法。“在反复的艺术创作实践和不断的创新发展中,从而形成了中国书法中的篆书线条的势拔五岳;楷书的端正体美;隶书的点画醇厚端正;行书的流水行云;草书的传神潇洒脱俗等艺术个性特点和风格。”(见林富生《论现代文化下中国书法的危机与对策》一文)学过史的都知道,过去上至君王下至平民百姓,都几乎都用毛笔来书写汉字,而历代的科举考取功名都要看这一手毛笔字。字如其人,沿用到今。
    然而,新的世纪以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类文明进步,出现新文化、新知识、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新科技的运用,得到普及和推广。特别是世界数字电视和互联网、手机、电脑的快速普及推广,书法书写的实用功能的转变,由实用变为欣赏为主的艺术将逐步形成。加之市场经济大潮的猛烈冲击,人们当前主要的思想观念是以商品经济主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因此人生的价值观,偏向于金钱、权力、成为势利也是自然的。也出现了偏急的说法。有的说“中国书法是何物,能填饱肚子吗?”也有的说:“中国书法是何物?是人民币吗?中国书法能当饭吃吗?……”等等。
    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教育问题。将中国书法列入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国家已经看到了这个问题。在现在看来,只是力度不够和如何抓好普及和推广的问题。如书法专业报考有学院,是个好事,但书法的内容与形式是否把楹联上升到文化教育的高度没有?还有会画画的会书法,会书法的会作诗和楹联也值得研究。严重的是多数的中小学有课而如同虚设。。。。。等等。 因此,书法教育作为一个文化教育,列入了社会发展纲要,就要抓好普及与落实。而楹联书法普及与落实就是实施中国的书法已列入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任务。要落实在行动上,记得有个偏辟的贫困县的县长,连续好几年,每逢国庆、春节等重大节日或大庆日,要求各单位各街门面都书写或制作楹联,并开展评比。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了,经济也上去了。二年后,该县财政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在全国也有一些县市楹联与书法艺术活动搞得好。这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艺的合壁,传统文化是现代文艺赖以发展的宝贵资源,没有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就没有现代文艺发展的牢固根基。书法是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作为两个文明教育来实施。如望奎县在一年一度的全市楹联大赛中,这个县的参赛作品占了三分之一。还有潍坊市楹联学会与市三河办联合举办的“三河杯”海内外大征联,征稿数量达到三万多件,创造了近年来征稿数量之首。
    (二)楹联书法如何走出展厅、走向世界、走进百姓家庭。
    其一,楹联书法是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作为两个文明教育来实施。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竟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兴起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面貌更另昂扬向上。”因此,我们都肩负着文化教育的重任,特别是文艺工作者要担负起繁荣楹联艺术的神圣使命。据报道:“什邡——中国书法之乡”他们利用这一文化资源,有针对性地注入书法文化元素符号,通过组织全市书法家书写励志奋进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以及婚庆文化等内容,以书法楹联、匾额的形式,送到师古镇红豆村93户农家中,有力提升了灾后农房建设特色村的文化厚度和内涵,成为可供参观的文化精品亮点。还有利用每年的春节到农村、机关部队、学校送春联,变成辅导他们自己写春联。有的还成立书协楹协组织,真正把楹联书法作为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两个文明教育来实施。
    其二,加强楹联书法教育与普及,关键在领导。
    任何工作都是一样,加强楹联书法教育与普及,关键在领导。就说潍坊市楹联书法教育与普及工作,可以看出:从队伍建设到活动开展、以及创作作品到出版精品,都离不开领导的重视。

    潍坊是中国楹联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楹联书法在潍坊有着广泛的影响的市场。过去没有成立协会,就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引导,默默无闻。为什么2004年被中国楹联学会授予“弘扬楹联文化先进集体”称号?楹联文化及书法的先进集体是吹出来的吗?应该不是。它是写出来的。那就是靠人去组织,要有安排、要有专项资金、要有软硬设施建设,才发展壮大这支队伍。他们说得好:“要干成一项事业,首先就得有人才,有队伍,特别是要有一批精明能干,勇于奉献,能干大事的队伍。群众说:“社团组织要不要,关键在领导。活动搞得好不好,领导最重要。”
    其三,楹联书法走出展厅、走向世界、走进百姓家庭是民众的要求,也是书法家的用武之地。
    楹联书法在大小书画展厅都是少不了的,都为群众所认同和喜欢;也为世界人民所称赞。然而,在目前的百姓家一般书写的就越来越少了,名家的太贵,便宜了也不会写,因此碰上书法家送春联也是不容易的事。这里面的一个主要原因,离不开书法的价值问题,必然受金钱的制约。在过去就不是这样,笔者也多次参加过送春联活动,也无偿给人家作过楹联和书法。为什么现在就不能了呢?这是一个认识问题,也是本文提出来研究的新问题。在一段时间内会成为书坛的话题。于是我想,在楹联创作和书法宣传方面,应当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大造声势,不但要提高书法家的认识,这是书法家的用武之地。而且要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楹联书法的文化认识。一是要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台,通过报道活动动态、人物专访、作品发表、专题报道 等形式,广泛进行宣传。二是成立楹联书法组织,创办《楹联书法》会刊,发表会员作品,传递信息,交流经验。三是办好各地楹联书法网站,通过网站让世界人民知道中国楹联与书法艺术,让中国楹联与书法艺术走出展厅、走向世界、走进百姓家庭。四是在大专院校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楹联书法家,作用于社会,提高楹联书法的队伍的综合素质。书法是楹联的载体,楹联书法是楹联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公。楹联书法是楹联艺术家的必备条件。因此必须从中小学文化教育抓起,因为楹联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目前要克服撰联的不擅书法,会书法的不太懂撰联的现象。所以说,楹联书法走出展厅、走向世界、走进百姓家庭是民众的要求,相互学习交流,也是书法家的用武之地。
    其四,楹联书法为群众所用,面向世界,走向世界。能作楹联又能书联,也是中国书法家所要求的;也是走向世界的东方艺术。因此,我们必须先走出自己的展厅,是为了更好的走进世界的展厅,先必须走进百姓家庭,才能走进世界的艺术宝殿。一是要为百姓举办楹联书法培训班或楹联书法讲座,大家认同,她是文学的又是艺术的,提高认识水平。二是走出去请进来,交流并举世办展览,提高创作水平。三是为社会服务,提高应用水平。如组织为园林景点撰书楹联,创建楹联书法文化园、文化街,文化村。湖南永州新田县就有个村,叫龙家大院,现在还完好地保留了民清的建筑和门联126幅,已列入省级旅游景点。四是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结合,提高经济水平。在春节下乡送春联的基楚上,也可以把楹联书法艺术推向市场。为机关单位、企事业、外国人等服务,一来可以体现楹联书法艺术价值,二来可以以联养联,解决活动资金工的不足。这是楹联的需要,也是书法的需要。我们已经看到楹联书法市场有着广阔的前景,并且对此充满信心。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东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声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明代性。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我们相信,楹联书法一定为群众所用,走进百姓家庭。面向世界,一定能走向世界,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2010年7月12日草于舂陵

    • 分享到:
    排序方式:回复时间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