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吧推荐
查看所有吧>>
活跃用户
    “意在笔先”与 “ 无意于佳乃佳尔”辨析


                       胡顺卿                 
         王羲之《题笔阵图》中说:书法创作“意在笔先”;唐韩方明授笔要说》中载:“然意在笔前,书居心后,皆须存用笔法”。其意义讲的是每在书法创作之际,要进行书前的创作与安排。用笔粗细,用墨浓淡润枯,结字肥瘦,其书写内容适于何种书体更能表现意境和作者心情;字数的多少使用以怎样的章法表现最好等等。所有这些均要在书前预于胸中布置,运筹。做到胸有成竹。至此无疑是书好作品的先决条件。如若临时无法,任笔所成,将无益于习书创作,以致茫然适从,书之无度,所书之品也将是“废品”。“意在笔先”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书家均尤为重要。
    然而,在强调“意在笔前,书居心后”的同时,“无意于书尔成书”这似乎与前述大相矛盾的观点时常困扰笔者。不知同仁有否同感?
         苏轼在《评草书》中说:“无意于佳乃佳尔”;景行评:“因为是草稿,无意于求工,所以通篇遒媚飘逸字势纵横,变化无穷,如有神助。”(《王羲之与兰亭和》97年12月28日临沂日报)姜波超讲:“《文稿》是无意于工反而及其工的典型。”(《容情于书无意于佳》98年5月24日临沂日报)等等。历代佳作,诸如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张旭《古诗字帖》,苏轼《黄州寒食帖》,王铎《枫林戈未息》等,都是“无意于工而极其工”的典范。这与“意在笔前”是不是有抵触?是否相矛盾?
    以拙之见,从以下方面释之,望同道斧正。
        第一,任何一位书家均有惨淡经营之阶段。漫长的循规蹈矩之路你不得不“意在笔前”。无论从摩贴,临帖,读贴到师承,创作;从初学写字到艺术修养;从字内功夫到字外学养都有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就应该“意在笔前,书居心后”。从学练笔画,用锋,欹侧,贯气到结体,章法等等,均要遵循这个规律,时时规范于法度之中。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不时信手捡来,乱涂一气,到头来也是习书无成,枉费心机。
        第二,纯清娴熟的笔技是产生“无意于佳乃佳尔”的基础,情感是前提条件。一幅千百年不休佳作大多是纯清娴熟的技艺,道德学养积累,也是人品风格的自然表露。是在多年的书法生涯中有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具体体现。长期的“意在笔前”创作了无数好的书法形式和内容,不计其数的成功作品面世,练就了书家纯清娴熟的本领。每当情感(诸如喜怒,寯穷,忧愁,愉快,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等)到来之际,自由娴熟的技能受情感的驾驭(并非“意在笔前”的布置),挥毫而发,一呵而就,精品应运而生。如果你没有纯熟的技法,任你怎样“无意于工”也将无法“及其工”。
        我们不妨再看看上述佳作产生的即使情景:《兰亭序》是王羲之50岁时邀集同好约41人会于会稽山阴兰亭。在崇山峻岭中,沐浴惠风和畅之时,饮酒作诗,作“流觞曲水”之戏,可谓情高气逸,“信可乐亦”。这时的王羲之的书艺和即使的情绪已达心手双畅的崇高境界,挥毫而发,洋洋洒洒,一气呵成。这不是浓厚的情感所驾驭纯熟笔技之作吗?《祭侄文稿》是颜真卿49岁时派侄泉明到河北寻访杲卿(被安禄山叛军肢解而死)一家的流落人员,带回侄儿季明(讨伐叛军遇难)首骨时,真卿见状,悲愤难抑,为奇托哀思写下了这篇《祭侄草稿》,这不就是悲壮浓重的伤怀所驾驭纯清笔法技艺的产物?《黄州寒食帖》是苏轼在45岁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三年(元丰六年)时所作。此时的他吃烧皆乏,穷途苍怆,将满腹的悲凉凄苦伤怀运注笔端,这不是伤怆之情时的纯熟笔技发挥?再就是张旭的《古诗四贴》,王铎的《枫林阁未息》等等也都是“带酒微醺不能醉”的状态下,情不自禁的笔艺显露。所有这些都是“无意于佳”,所有这些无一不是以书法技艺的纯熟为基础。如果离开了娴熟的笔技,那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任你多么“无意于佳”,任你情感如何超常,终不能“乃佳尔”。
        这里需要说明:并非所有成功之作都是“无意于佳”,“无意于佳”并非都是佳品。“意在笔前”和“无意于佳”(即时的娴熟笔艺,情感)都是创作的前提。本文之意,不论你是“意在笔前”还是“无意于佳”,你必须首先练就你的书法娴熟之技能,这才是产生不朽之精品的充要条件。
        综上所述:“意在笔前”是书家惨淡的习书过程和创作过程所必然的循规蹈矩;是笔法,墨法,结字,字量,章幅,书题等客观因素决定下的主观意断;而“无意于佳乃佳尔”则是主观情感和纯熟技艺(来源客观)对客观(字量,字体,欹正,幅式,内容……)的能动发挥。所以“意在笔前”与“无意于佳乃佳尔”不是相矛盾的,而是书家书法历程中不同方面的不同表现,是书家技艺的不同发挥。

    • 分享到:
    排序方式:回复时间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