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吧推荐
查看所有吧>>
活跃用户
    他糊涂,你能糊涂‘吗?

           郑板桥(公元1693--1765年),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中叶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郑板桥的名作匾额《难得糊涂》写于乾隆辛未年(公元1751年)。“难”字为古体字,“得”字的写法也很特別:以“シ、见、寸”组成,一笔飞白真乃神来之笔;下面的“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诸字排列高低不一,每列字一、二、三字不等,三个“难”字写法各异,又与大字的“难”不同,通幅形式与表现板桥睿智和平常人心态的文字内容很好地结合,气韵洒脱生动,终成“六分半书”之经典。与此幅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匾额“喫亏是福”。

           1978年,在我遍学真、草、篆、隶四体书后,有一次,我偶然在朋友处看到一本郑板桥的字帖,黑底白字,字形较大。“心有灵犀一点通”,我一看就喜欢上了,就借回去临摹。



           我学板桥书法,先是因为钦佩他的为人。人品决定书品。他是书法家,又是画家、文学家,也是清官,“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怜贫而不媚权贵,似寒松劲竹,即使因开仓赈济灾民而被罢官,也自“秋风江上落渔竿”;为维持生计,在扬州卖字画,才成为“扬州八怪”之一,风范长存。他的书法内涵很丰富,他使用的有些字就是从古文字演变过来的,一般人不易看懂。为此,他的书法才有争议,但他的书法十分耐看,越看越有新的东西,这倒使我百读不厌、百临不疲。我把“板桥体”写到了各级书画展览会上,同时在莆田市老年大学授课和在厦门老年大学诗词班讲座上,都介绍并展示过“板桥体”,反响都比较大。


          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视觉造型艺术。书法的外在气质是流动的线条,即美感神韵,内涵则更近于文学(尤其是诗词联)。要想真正把书法写好不是一件易事。学板桥体,我学的是板桥的风范,板桥使用笔墨的方法;平日我喜爱诗词联和文章,常以自己亲身经历的人和事为题材发表诗文,这需要一定的文学功底。我与郑板桥生长的时代不同,但与板桥的精神气质是相通的。我的经验:“表美”和“蕴意”并重,才是书法作品的精华所在。书法作品如果光抄别人的东西,毕竟不是真正的书法家的终极目标。

    • 分享到:
    排序方式:回复时间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