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吧推荐
查看所有吧>>
活跃用户
    张玄临写技法

    清代至今,书家取法魏碑的很多,现在更是由于 展厅效应”的影响,魏碑相对传统帖学楷书来说更加 能够提高“第一眼效应” ,于是越来越多的书坛同道投 入到魏碑的学习中来。

    《张玄墓志》临写技法,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掌握:即用笔、结构、特殊字的用笔、章法。

    1 用笔。首先《张玄墓志》的用笔讲究中锋、侧锋的运用,尤其是侧锋、中锋之间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起笔:横、竖、短撇的起笔,其用笔方法为:侧锋起笔,而后转入中锋,这一点较难把握。其次,要注意藏锋与露锋的变化,体现出含蓄而不外露的笔意。在临写时,要注意线条的刚柔程度。此帖属秀美型,线条刚中寓柔,既要把握线条的挺拔,又要保持线条的秀润,取其圆浑之趣。第三,《张玄墓志》的行书笔意也为此帖增添了几分活力。更显灵动。如“然”字四点底及其“無”字的写法。

    2 结构。《张玄墓志》给人最直观的结体是呈横势,单字结构宽绰。有隶书结体的扁方之意。尤其是含有撇、捺的单字中,要注意撇、捺向左、右的伸展程度,体现出宽绰之意。再有结构严谨而又疏朗,有唐代书风之趣。总体来说,体势端庄而静密,疏朗而沉着,于奇宕中不失雅正,疏朗中不失茂密,婀娜中加以流丽

    3 特殊字的用笔。《张玄墓志》中,除了其字形扁方外,还有其“戈钩”“卧钩”(竖弯钩)的写法,而且其捺画也是很有特点的。首先介绍一下“戈钩”,如“城”字。其用笔为:侧锋起笔,转为中锋,顺势运笔,注意戈勾的几个弧度,犹如柳枝的婀娜曲线。其次是“卧钩”,例如“光”字的卧钩,用笔为侧锋起笔 转入中锋,顺势运笔,注意竖的弧度,而后轻提笔锋向右中锋行笔,要体现出轻 盈之感 , 出钩完成 第三是捺画 , 捺画有“斜捺” 平捺”、 走之捺” 捺”之分。此墓志捺画的捺脚是最具特点的,捺脚含蓄中又有外露,并且捺脚底 端较直并且向右上方倾斜。第四是“走之捺”,它的写法不同于其它楷书范本。 用笔方法为:露锋起笔,顺势行笔完成“点”之后侧锋入笔并轻顿,转入中锋后 顺势略向右下方行笔,完成短竖;然后侧锋起笔转入中锋,略向右下方行笔并逐 渐按笔至捺脚处,向右上方出锋。注意要有变化,不能千篇一律。

    • 分享到:
    排序方式:回复时间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