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吧推荐
查看所有吧>>
活跃用户
    魏碑方笔楷书典范《元羽墓志》

    魏碑《元羽墓志》,看着都手痒

    《元羽墓志》刊于公元501年(北魏宣武帝景明二年),出土于河南洛阳,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墓石字体优美,刻工精细,凝练端整,具北朝粗犷之风。

    《元羽墓志》长55.2厘米、宽51.6厘米、厚16.4厘米

    墓志石质,志文书元羽生平。元羽是北魏孝文帝元宏之弟,封广陵王,死于景明二年(公元501年),时年32岁。

    元羽为北碑王室,因此墓石字体优美,刻工极精细,其笔画方折峻厉,而亦参用圆笔,直画收笔多做悬针形,苍劲不足张猛龙碑而凝链端整足以并驾,浑脱北朝粗犷之风。

    公元493年,孝文帝把首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今河南洛阳)。一是因为平城地理位置偏北,不利于统治中原,二是洛阳为文化发达之地,便于移风易俗。

    迁都引起许多鲜卑上层人物的不满,元羽支持孝文帝改革,孝文帝派元羽与太尉拓跋丕在平城控制、安抚对迁都不满的鲜卑人物,平城一带秩序肃然。

    公元496年,孝文帝改革鲜卑姓氏为汉族姓氏。鲜卑皇族原姓“拓跋”,在鲜卑语中“拓”是土地,“跋”指君主。

    土地是万物之始,“元”在汉语中有开始之意,故北魏皇族都改姓“元”,籍贯也改为河南,元羽墓志中即按此刻写。元羽墓志楷书,字体工整秀丽。

    汉代以隶书为正式书体,西汉隶书笔划很少有波势和挑法,东汉隶书逐渐有带装饰性的波挑体势。东汉在民间出现楷书,但这时楷书只是一个雏形。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楷书减少隶书的波势、笔划,书写由繁变简,符合书法发展的过程。

    楷书到东晋已经成为通行的书体。北朝的碑刻墓志文字一般都采用楷书体,但楷法尚未定型,有的还带有一定程度的隶书笔意。

    志文释文:

    侍中司徒公广陵王墓铭志 使持节侍中司徒公骠骑大将军冀州刺史广陵惠王元羽,河南人,皇帝之第四叔父也。景明二年岁在辛巳,春秋卅二,五月十八日薨於第。以其年七月廿九日迁窆於长陵之东岗。龙游清汉,凤起丹岭,分华紫萼,底流」天景。当春竞彩,陵秋擢颖,辍衮东岳,扬铉司鼎。接海恩深,寰嵩爱广,敷惠偃风,援声革响。棠阴留美,梁干攸仗,二穆层光,三献袭朗。协赞伊人,如何弗遗,烟峰碎岭,云翔坠飞。松闉沉炤,泉堂閟晖,敬勒幽铭,庶述凄而。

    • 分享到:
    排序方式:回复时间 共有2条评论

    南汝山人 发表于 2018-05-21 21:08 1 楼

    不知道怎么回事,图片没有进来

    | 回复

    个人认证

    莉乐 发表于 2018-06-19 18:15 2 楼

    回复@南汝山人 老师,您好!图片是不是微信里面的图片呢?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