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冠萍,青年篆刻家。原名丁宇,字冠萍。别署朗峻斋。辽宁沈阳人,原籍山东莱州。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沈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沈阳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作品曾入展
“中国近现代史书画展”;
“西泠印社第三届国际书法篆刻大奖赛”;
“全国首届沈延毅奖书法篆刻作品展”;
“百年西泠金石华章西泠印社大型国际篆刻选拔活动”;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西泠印社乐石吉金西泠印社大型国际篆刻选拔活动”;
“万印楼当代国际篆刻精英收藏工程”;
“百年西泠湖山流韵西泠印社诗书画印大展”
“百年西泠金石弘源西泠印社大型国际篆刻选拔赛”
“辽宁省第五届书法兰亭奖”等
获得
“沈阳市青年书法十佳十优”;
“沈阳市千名文艺新秀”;
“万印楼当代国际篆刻精英”称号。
作品欣赏
WEN
文
冠 萍
“举大业、德为先”这句话怎么看都不像是从丁冠萍这个光头嘴里说出来的,可是他就说了,也做了。
最近冠萍被一帮好朋友穿笼着把自己的工作室开起来,想要人来码些字,他想自己写。我劝他说你自己写铁定写一些你的光辉历史,伟大形象之类。估计你不要脸的劲头都能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都写里面。其实也不用找什么大家,人家莫言码字你也给不起钱,再说人家也没空。不真实。不如找个熟悉你的人来“操刀”,这样比较好。冠萍皱眉,我知道他在想让谁写,我便毛遂自荐。他笑着点头。
编号:01
编号:02
我不是专业码字的,但是就是喜欢写些东西来缅怀我的青春或抒发我的情感,没事的时候写几首打油诗自娱自乐。用冠萍的话来讲,你活在你那个圈里,自己觉得好,那就是真的好。虽然不是什么名家写手。但是让我写冠萍,不夸张的讲,我可以从他的腠理写到他的骨髓。我太了解他了!!!!
编号:03
编号:04
冠萍和我是高中同学。说来也奇怪,高中三年,我们在一起说过的话不超过二十句。可是现在呢,变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兄弟。用冠萍的话来讲:高中的时候,我属于一扁担压不出个屁的人,他懒得和我说话。可是高中时候的冠萍在我的眼里卻是一个“事儿妈”。可是用我们班主任孙老师的话来讲:那就是“有超强的集体荣誉感,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团结同学,尊敬师长,是老师的得力好助手”!虽然感觉说的就好像新闻联播一样,但是说实话,这话用在冠萍身上,一点不过份。
编号:05
冠萍不是宅男,但是他却能宅的住。他可以每天宅在家里看书、写字、刻石头;他也可以为了找个资料、买方石头、买本书的满世界的去跑。冠萍喜欢书,也爱书。我每次看他捧着书做在工作台前或皱眉或傻笑的时候,我就怀疑,他看的是不是漫画?冠萍书多,整面墙被我和他做成了书架,我当然是充当力工的角色。我说他小气,直接买个现成的不就ok了,非得自己做。他却说买的不结实还贵。我佯怒道:我他妈的怎么没看你买书买石头的时候说贵呢?满墙的书分类十分明显,字典、印谱、书法、绘画、杂志等都排列的井井有条,我是不知道他看不看,反正他说了“要说每页书都看过,那肯定是不可能,但是我能确定一点,那就是我需要什么资料知道去哪里找,我要找的东西在哪里。”事实证明,他的确可以。后来发现,这哥们居然把图书馆的书刊排列方式,运用到自己的书架上的书!我真的无语了。
编号:06
编号:07
冠萍和我算是兄弟,动过手,吵过嘴,红过脸,但是就是断不了。每周末我到冠萍那,他永远是睡死在床上,就没有一回能站在门口迎接我,后来我也习惯了,一问,又是天亮才睡的,头天肯定不是写字就是刻印。他说是只有在深夜,无人打扰的时候才有灵感。起床后不论有什么重要事,都会习惯性回到工作台前点支烟拿起前一天晚上或写或刻的作品重新看看。我问他你看啥呢?不是你刻的?还是不是你写的?他说你不懂,有的时候人的脑袋短路,不一定能干出什么事情来,创作作品也是一样的。譬如说你,今天早上脑袋又短路了吧?怎么没给我买油条和豆花?冠萍~你大爷!
甲午马年,冠萍喜得千金。小名唤做“小二”。我们兄弟几人对这个名字都呲之以鼻,他却说,赖名好养活。更过份的是,这哥们和小二疯的时候居然管自己的女儿叫“二姐”。我刚想制止,冠萍的父亲却说“二姐,来让爷爷抱抱”。混乱的称呼,让我头痛欲裂。后来我和冠萍很严肃的谈过这个问题,冠萍的回答是“这只是一个称呼,叫什么无所谓,如果我的孩子尊重我,不叫爸爸,叫我名字,又有什么问题呢?”
编号:08
冠萍命好,娶了位好老婆,自从有了孩子,为了给冠萍腾出时间学习与创作,一直是在娘家自己和岳父岳母一起照看孩子。基本没让冠萍伸过手。在这里,肯定要表扬一下。字数虽少,但是分量不轻。向伟大的女性致敬~~~~
冠萍有位好老师,甘海民甘先生。名头有多大,在这里不赘述。总之,在中国的篆刻史上甘先生足可以留下浓重的一笔。甘先生为人淳朴,待人谦和。每每与甘先生交谈都会让人如沐春风。冠萍自从和甘先生学习篆刻书法,冠萍的艺术道路也豁然开阔了许多。冠萍和甘先生学艺,甘先生更教冠萍做人。冠萍和我说过,在面对甘先生的时候,就好像在面对自己的父亲。他的那种感觉我能体会。
编号:09
冠萍热爱篆刻,他常常把篆刻比喻成自己的眼睛,一天不碰刻刀就好像这一天碌碌而过,即使躺在床上也觉惶惶不能入眠。冠萍工作很专注,他工作的时候习惯有声音,为此他特意买了一台小收音机,晚上十点一过,冠萍开工。我问他“有声音不影响你吗?”他笑着说“其实里面说的是什么唱的是什么我都听不到,我只为有个声音陪我而已”。“那旁边有人和你说话聊天不可以吗”?“那不行,聊天是需要互动的,是需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这样才礼貌。听广播不需要”。艺术家的世界我不懂。几十方石章不一会儿逐个磨平,印面涂黑,准备工作完成。点支烟打开收音机,开工。在刻刀接触石章那瞬间,奔轶绝尘好似石章上正在绽放美丽的花朵。他在给石章赋予生命。几十方石章,有时一个晚上就都“消耗”掉。满意的留下,不甚满意的要先研究问题出在哪里再磨去。周而复始!“你搞篆刻不寂寞吗”?“只要是搞艺术的,都是寂寞的。不寂寞的时候只有人们观赏你的作品交流的时候。你看那些用艺术来表演的,他们不是为了要个噱头,就是压根在亵渎艺术。艺术家与人分享的是艺术成果,而不是创作过程。所以艺术家要耐得住寂寞。”和冠萍认识近二十年,看他刻印的时候不多。但是,看他刻印真的很享受,那种感觉酣畅淋漓。这也许就是他生命中的一部分吧。
冠萍除了篆刻、书法;摄影、桌球、保龄球、滑雪,样样玩的有模有样。他曾经说过,我喜欢一件事,要么不碰,让他永远有神秘感;要么就要研究的明明白白。这不,这两天这哥们又把自己关小黑屋里面自己冲洗他那几十卷黑白胶片。他喜欢拍摄黑白胶片,他说相对数码摄影来讲,使用胶片可以让摄影更严谨一些。这就是我的兄弟——丁冠萍,做什么事情都有这“轴”劲儿。
编号:10
我们认识快二十年了,我熟悉冠萍,就像他熟悉我一样。冠萍经常畅想未来,每天也为那向往的生活而奋斗着拼搏着。满身的正能量如同倒入滚油中的水,迸发着。作为兄弟我希望你的这份热情和执着能够一直保持下去!因为我知道,你的生活不会变,我们的友情也不会变。我相信,你会让那菲林片显现出美丽的图案,你更会让那冰冷的石头绽放美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