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吧推荐
查看所有吧>>
活跃用户
    红色江山万年长

    马上制作

      肖文斌,北京人,1960年出生湖南郴州,祖籍湖南澧县。毕业于军队院校美术专业,2003年起,先后于北京画院研修班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现代工笔画院进修学习,师从赵志田、王文芳、王培东、祁恩进等教授并得到王明明、张复兴、傅以新老师的指导。 现为,中国画家协会理事, 中国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三峡画院一级美术师,空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创作员,北京画院赵志田工作室画家,北京时代中国画院副院长,北京牛街画院肖文斌山水畫课程班导师。创作的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及军队书画展览,1984年创作的油画作品《周恩来总理》被中国邮票总公司做成邮票向全国发行。

    为重庆钢铁协会创作《看万山红遍》

    肖文斌紅色山水畫系列《西山雲海》,480x178cm,2013年,北京市政府機關收藏

    肖文斌紅色山水畫系列《西山雲海》,480x178cm,2013年,北京市政府機關收藏

    肖文斌紅色山水畫系列《鴻運當頭》,280x50cm,2013年华信地产集團收藏

    肖文斌紅色山水畫系列《鴻運當頭》,400x120cm,2014年北京中关村软件園收藏

    肖文斌紅色山水畫系列《红山雅覽圖》,136x68cm,2014年

    肖文斌紅色山水畫系列《萬山紅遍》,136x68cm,2014年

    用如此重色彩---红色来展示山川的壮美,太吸睛,太震撼心灵了,在山与山之间,巧妙的运用“留白”的手法,让壮丽、秀美的山峰在烟波浩荡间山的灵气得到了无限的延伸,成群结队的大雁更赋予它生命的气息..

    《國色如虹》,245x148cm,

    肖文斌紅色山水畫系列《萬山紅遍》,180x48cm,2014年

    肖文斌紅色山水畫系列《红山雅覽圖》,136x68cm,2014年

    肖文斌紅色山水畫系列《鴻運當頭》,180x90cm,2014年

    肖文斌紅色山水畫系列《鴻運當頭》,136x68cm,2014年  中国红是中国人的魂,尚红习俗的演变,记载着中国人的心路历程,经过世代承启、沉淀、深化和扬弃,传统精髓逐渐嬗变为中国文化的底色,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积极入世情结,象征着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

    肖文斌紅色山水畫系列《江山如畫》,136x68cm,2015年

    肖文斌紅色山水畫系列《看江山如畫》,245x125cm,2015年

    肖文斌紅色山水畫系列《鴻運當頭》,136x68cm,2014年

    肖文斌紅色山水畫系列《鴻運當頭》,245x75cm,2014年

    肖文斌紅色山水畫系列《鴻運當頭》,245x75cm,2014年

    肖文斌紅色山水畫系列《鴻運當頭》,180x85cm,2014年

    肖文斌紅色山水畫系列《鴻運當頭》,136x68cm,2014年

    肖文斌紅色山水畫系列《鴻運當頭》,136x68cm,2014年

    肖文斌紅色山水畫系列《鴻運當頭》,136x68cm,2015年

    肖文斌紅色山水畫系列《鴻運當頭》,180x97cm,2014年

    肖文斌紅色山水畫系列《鴻運當頭》,136x68cm,2014年

    肖文斌紅色山水畫系列《鴻運當頭》,180x90cm,2014年

    肖文斌紅色山水畫系列《鴻運當頭》,180x90cm,2014年

    肖文斌紅色山水畫系列《鴻運當頭》,180x90cm,2014年

    肖文斌紅色山水畫系列《太行雲高》,180x97cm,,2012年

    肖文斌紅色山水畫系列《万山红遍入圖畫》,250x250cm,2015年

    肖文斌紅色山水畫系列《鴻運當頭》,68x68cm,2015年

    《极目江天》530x300cm,北京中關村软件園收藏

    肖文斌紅色山水畫系列《鴻運當頭》,68x68cm,2015年

    肖文斌紅色山水畫系列《鴻運當頭》,68x68cm,2015年

    肖文斌紅色山水畫系列《鴻運當頭》,68x68cm,2015年

    为中国五矿集團创作《太行云高》,350x250,2013年

    《极目江天》530x300cm,北京中關村软件園收藏

    《极目江天》530x300cm,北京中關村软件園收藏

    肖文斌紅色山水畫系列《鴻運當頭》,180x90cm,2014年

    肖文斌紅色山水畫系列《鴻運當頭》,180x90cm,2014年

    为北京中关村軟件园创作《极目江天》

    肖文斌紅色山水畫系列《鴻運當頭》,180x90cm,2014年

    为中国五矿集團创作《太行云高》

      淡墨华彩挥浓情 抒情文笔写春秋——军旅画家肖文斌印象肖文斌先生的名字寓为文武双全,而名字中含两个文字和一个武字又意味着他的文采要超过武艺。肖文斌军校美术专业毕业后,进入北京画院学习中国画专业三年,师从北京著名画家赵志田、王文芳、王培东等名家,他有多方面的才华,既具有多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学识修养,对中、西美术理论、史论有一定的研究。从他的成长的道路中我们看到,他不仅在绘画上有深厚的美术素养,有多年扎实的油画功底,是个多面手的画家,人物、山水、花鸟俱佳,工写兼长。他的人物画写意中巧妙地融汇了工笔之长,人物面部处理细腻生动,形神兼备;形体的处理或简练地大笔勾勒,粗旷毫放,且有独到之处,通过色彩的衬托,气氛的渲染,突出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深深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他早年研究过油画、宣传画、硬笔书法、报头设计,装璜展览设计等学科、多门类,还兼做商标设计、印刷版式设计发行,多次担纲全军大型展览美术设计工作等等,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多产、多门类艺术的全才。

    红色江山万年长
    ——军旅画家肖文斌山水画《太行云高》赏析
    文·高萍

    人说太行山是绿色的。这自然不错。黛绿的峰峦,葱郁的森林,浓碧的溪水,甚至连空气都是绿色的。 但我却要说,太行山是红色的。这不仅仅因为它有赤色的峰崖,有如火的红枫,有灿烂的杜鹃。 那里深秋的天,是那么湛蓝;阳光,是那么温暖。仿佛置身太行山这块土地,就感到了一股红色的血脉在律动。 的确,在肖文斌画中的太行山,你随处可闻到红色的气息,听到红色的故事、传奇,激起红色的情怀。在国家和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太行儿女展现出了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太行精神,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这是曹操著名诗篇《苦寒行》里的句子,形象地描述了太行山高路险;读之,不免使人会发出这样的惊叹:太行之难,难于上青天。军旅画家肖文斌的这幅画,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奇峰耸峙,险峻巍峨。高大的主峰傲然屹立,似乎要顶破苍穹。周围,有数座刀劈斧削的险峰环抱,更加衬托出主峰的博大雄强。山顶上林木蔚然,险峻中不乏神秀华润。视线到了山半腰,只见白云缭绕间,有一大片古松,茂密苍翠,白云浮游飘渺,幻化出一个蜃蜃渺渺的境界。远处,山麓以至山顶,也是一片片苍郁的松林。而山下近处的松林,就如同秀挺在眼前一般,在统一和谐中显现出一种五彩斑斓的韵味。松树干用中锋勾出,背部的松鳞刻画得细腻传神。松针用细笔快写,笔笔挺拔利落。树叶用大面积的浓墨渲染,又破以淡墨,使人感觉满目苍绿,郁郁葱葱。又有各种姿态的小枝穿插其间,整个松林平添了一种有风吹过的动感。

    军旅画家肖文斌先生的这幅《太行云高》正是表现了太行山的精髓之美。一般意义而言,在尺幅的空间里表现整座山的精髓,其难度是很大的,而画家则会巧妙地运用技法和构图来达到这一目的。这幅作品,画家为我们展现了前后三层景观,首先是画面近景的树木、山石和流水瀑布,画家细致的刻画了这一景观;然后是居于中间部位的中景,画家用淡墨勾皴出一处绝壁孤峰;最后是画面上部远景烟云排布的群山。更为巧妙的是,画家在近景与中景的关系上用一条瀑布使之链接起来。这条飞瀑流泉,从中景中的云海中发源,然后穿过云海落入中景,在从瀑布流入烟云。这种处理,使画面顿时产生了云雾缭绕,世外仙居的感觉。太行山以其满山岩石和青翠、山谷清幽而著称,而这翠屏清幽的山林间正是道家修真返璞的神仙洞天。画家把这种境界入画,并以红色来表现巍巍太行,可谓,血染风采,峭壁葱茏,战火狼烟缅烈士,革新热土,冲天干劲,诗情画意赞山川。这峭壁坚岩,满山松风,组成了一个宁静的世界,多么令人神往所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非凡的文人画,使得画面即细腻规整又大气磅礴。

    也有画界同仁,观画后,谓之,壁立千仞自动心,笔墨之外寡金银;豪富历来不惧贵,侧身书画与棋琴。大画有空间有层次,视之有一望无际的天空,有三千里驿站与亭台,八千里疏云和淡月。襟怀大,气象大。在我们看来,格局大,内心就会宏阔,精神就会逍遥,灵魂就会奔逸自由!有大格局,才会成就人生的大气象,大意境,大趣味!大格局就是大眼界,大智慧,大涵养,大气度!画品意境之妙自在其中了, 这种感觉是在黄金、玉石的素颜中无法追寻到的!大画启迪心灵,成就的大格局。好大气势的山,好大气势的人。

    • 分享到:
    排序方式:回复时间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