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吧推荐
查看所有吧>>
活跃用户
    破彩而出 ——“水墨岩彩”与海岩宿千 □□ 郭延容/深圳画院研究部副主任

    破彩而出
    ——“水墨岩彩”与海岩宿千
    中国文化报电子版2014,4,12链接http://epaper.ccdy.cn/html/2014-04/12/content_122372.htm

    海岩宿千 《寻梦太行·白雪温情》 纸本水墨岩彩 120×108厘米 2009年

    海岩宿千 《翠海云山尽苍茫》
    水墨岩彩 138×69厘米 2013年

    海岩宿千 《寻梦太行系列·飘落青花》
    纸本水墨岩彩 120×108厘米 2008年
    破彩而出
    ——“水墨岩彩”与海岩宿千
    □□ 郭延容
    上世纪80年代,许多中国艺术家留学日本,并将日本岩彩带回中国,在理论上对其溯源,在表现手法上进行创新。将水墨与岩彩结合,凸显水晕墨章和光彩夺目的双重效果,成为众多艺术家共同选择的道路。但能将水墨与岩彩拼合者无数,而将二者融合者少有,将二者合二为一形成独立画法者仅有,海岩宿千便属于这仅有者之一。
    将水墨与岩彩合二为一,是在画面中以水墨的笔法和墨法为基础,糅以矿物颜料、金属颜料以及胶合方式所带来的特殊肌理和光泽,使其墨彩交叠,理随笔走,从而出现有别于重彩、青绿、浅降、泼墨的绘画效果和表现方式,形成为一种有别于其他的画种,姑且称为“水墨岩彩”。
    海岩宿千对岩彩的水墨转型
    海岩宿千生于长春,长于北京,13岁得画家史国良启蒙。海岩宿千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原本是一位传统水墨出来的重彩画家,后分别跟随最早留学日本的岩彩画家和日本岩彩画家研习岩彩画,并一度对岩彩画产生浓厚兴趣。日本岩彩画家对颜料的制作及在绘画过程中对材料的感悟,给海岩宿千极大的震撼,这为他后来坚持自磨自配颜料的创作方式奠定了基础。
    他来到深圳画院后,海岩宿千的岩彩画风遇到浓厚的现代水墨氛围,水墨与岩彩的关系显得既近又远。基于多年的彩墨画创作经验,他很快意识到重彩是水墨与岩彩之间的桥梁。中国现代重彩和岩彩在材质属性上,一脉相承,而它们的区别主要在材料的运用上。重彩多选择覆盖力弱、易溶于水的材料,作品能充分展示笔墨意趣,描绘细腻、追求薄中见厚的视觉效果、而岩彩则通过对石色颗粒及金属箔等材料的拼、压、磨、刻、洗等手法,呈现多样的肌理和光泽。
    《祥云》(2006年)是海岩宿千从重彩画向岩彩过渡的作品。这张作品与他早期的彩墨作品《原野》(1989年)画风相同,以墨为主,施以颜色,经层层叠染,色调凝重、视域宽广。《祥云》取太行之势,采用了范宽《溪山行旅图》高山仰止的造型,同时又以透视关系进行布景,这种中西合璧的构图是岭南画派一贯的风格。此画的不同之处在于赋色,除了运用传统重彩画的颜料外,还用了一种特殊颜料——铁红矿粉。这种矿粉是海岩宿千多次前往太行山,用太行山石磨制出来的。矿粉难溶于水而浮动于画面,有水落石出之感,更增添了山体的魅力。除了使用矿物颜料,海岩宿千也将金属箔融于画面,其画面采用拼贴式构图,这是海岩宿千试图打破传统绘画的章法而做出的尝试。贴箔在画坛并不多见,因为它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金银箔的边线难融入画面。
    海岩宿千开始解决金银箔、岩彩和水墨之间的协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作品即便使用了水墨和岩彩的材料,却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水墨岩彩,充其量是带有岩彩效果的重彩画。海岩宿千在不断地尝试中,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水墨岩彩除了岩彩的材质美,水墨意境更为重要。水墨意境在技术上表现为笔法和墨法。海岩宿千在《梦语》(2007年)中进行了这方面的探索。
    但真正将水墨和岩彩合二为一的作品,是海岩宿千于2008年创作的系列作品《寻梦太行》,这组作品以“梦境”代“意境”,重彩画那种沉重结实的感觉在这里荡然无存,留在画面中的是抽象水墨所带来的空灵之感,那些若隐若现的墨痕与似有似无的山体,被隐藏在浮动且流淌的岩彩之下。
    海岩宿千的水墨岩彩
    源自《寻梦太行》的启示,海岩宿千给自己的作品一个新的定位,那就是水墨岩彩。水墨岩彩既不依附重彩,又与水墨画大相径庭。
    海岩宿千的水墨岩彩从主题上分为太行系列和城市系列。对太行山的关注是从2004年“走进太行山”开始的,2007年起广东省美协主办了“太行风——广东中青年山水画家邀请展”(广州、深圳、汕头巡回展),海岩宿千是应邀的12位代表画家之一。2009年他又应邀参加了“文化部重点艺术工程在河北优秀美术家走进太行”为期6年的创作活动。
    《寻梦太行》是海岩宿千水墨岩彩的分水岭,以现代语言表现水墨意韵,其中又以《白雪温情》与《霞光遗韵》为最好。两件作品中,山体虽无实形,但象外之意显露无遗。海岩宿千此后又创作了《太行岁月》,墨法彩法虽出自一格,但由于过多地刻画远山,意境却反倒不及前者。
    城市主题与太行主题不同,它是海岩宿千现实生活的一部分。海岩宿千长年居住在广州、深圳两市,又深受深圳画院原生课题——“都市水墨”的熏染,以都市景观植入山水画成为他自觉选择的题材。要在“都市水墨”大兴的形势下,寻求与众不同,对海岩宿千而言并非易事,以传统山水画的格局表现现代都市,是他进行的一种尝试,在《鹏城传说》、《鹏城印象》、《印象香港》、《梦家园·解梦都市》、《家园梦》中可见端倪。以城市元素解读都市人文,又是他寻求的另一种方式,《梦家园·城市光碟》、《都市之网》正是此类作品。
    唯有《寻梦太行·家园拼图》对海岩宿千来说是与众不同的。在自然山川与都市人文合一的理念下,借助岩彩所独有的覆盖力和造型特点,与传统水墨的留白方式相结合,将自然景观与都市场景以拼贴的手法融合起来,采用新型的满密构图,为拥挤的都市开辟出通向自我心灵的僻静空间。这张作品无论是从制作手法,还是从作品的寓意,在海岩宿千都市题材的水墨岩彩里都显得超群出众。
    最后以郭熙之言,作为对海岩宿千水墨岩彩绘画的期待,“人之学画……至于大人达士,不局于一家,必兼收并览,广议博考,以使我自成一家,然后为得。”
    中国文化报电子版2014,4,12链接http://epaper.ccdy.cn/html/2014-04/12/content_122372.htm

    海岩宿千中国画【太行寻梦系列 霞光遗韵】 纸本水墨岩彩 120X108CM 2008

    • 分享到:
    排序方式:回复时间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