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吧推荐
查看所有吧>>
活跃用户
    天价葡萄怎么会长在景德镇?这个天天看火苗跳舞的人啊!——陆鸣

    在大量外来艺术家涌入景德镇、工艺美术与所谓纯艺术之争甚嚣尘上的背景下,吴志辉的坚守有其特有的价值。著名收藏家陈也君对吴志辉的评介高度精准,“他的作品中,你能体会一种奋力突破旧有创作习惯的搏斗”。搏斗,这样一种精神状态,贯穿了吴志辉的艺术和人生。

    吴志辉非常喜欢“老仔俚”这样一个称谓,仿佛人生苦乐完全融化在这个千年古镇独有的气息里。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景镇德本土新一代陶艺家,传统力量的巨大惯性也在左右着他们的成长,需要用“搏斗”来坚持自己的个性和创造。既尊崇传统工艺又坚持不断创新,吴志辉把切入点选在了他迷恋的青花上,光影青花的出现,不仅极大地丰富了青花艺术的表现力,也使得属于他个人的青花世界异彩纷呈。

    景德镇需要更多这样“有故乡情怀”的艺术家。

    2012年是吴志辉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这一年,他跻身于第六届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的行列。一直坚持用作品和行动说话的吴志辉也理应得到承认,这一年,他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建起了窑炉,整天沉醉在红色的火焰与蓝色的青花之间,真正变成了一个“乐陶山人”。

    吴志辉的成长史现在看来有点像一个励志故事。1982年,正值教育改革初期,吴志辉成为陶瓷美术职业班最早的一批学生。现在名声显赫的程曲流、黄卖九是他们艺术上的启豪老师,少年吴志辉勤奋好学,成为班上的佼佼者。

    从职业学较毕业后,吴志辉被分配到红星瓷厂,能进国营瓷厂捧上“铁饭碗”在当时十分令人羡慕,但在表面风光背后,吴志辉却在成型车间干着最苦最累的倒坯工工作,整天一身泥浆,每天下班之后,吴志辉还坚持画素描练书法学国画,劳累而又充实。

    直到两年之后,吴志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陶瓷职工大学,人生轨迹才发生了全新的改变。在职大他接受了更为系统、全面的学习,明亮的教室,青春年少的同学,陆如、方复、程曲流等宽厚的师长,生活在此时向他展示出如此美好的一面。

    1992年,吴志辉从职大毕业后再次回到了红星瓷厂,被一位景德镇陶瓷界的传奇人物黄卖九收为弟子。黄卖九也曾是一个陶瓷小徒工,他用了20年时间独创青花分水绝技,被称为“王步二世”,成为景德镇现代青花艺术的代表性人物。吴志辉除了在青花分水技法上得到师傅的言传身教之外,他更记得师傅转述给他的一句话“学我者死”。在传统的基础上坚持创新,在吴志辉今后的艺术生涯里成为一种常态。

    1994年,吴志辉接替老师成为红星瓷厂美研所所长,但不到一年时间,景德镇的十大瓷厂全面改制,吴志辉也从一个所长变成了自由职业者。经历短暂的迷惘之后,吴志辉很快又在当时遍地开花的小作坊里找到了位置,花鸟走兽、山水人物什么都画,有时一天要画几百个瓷坯,即赚钱又能练笔,现在回想起来,那一段特殊的时光所打下的扎实基础,现在已很难复制。

    老鸦滩、南河、凤凰山,处处都留下过吴志辉的足迹。但这种完全为了迎合市场而要牺牲自己艺术主张的生存方式,已经不能让他满足,恰好在这个时候,他又被职大聘为老师重返母校,理论与实践、教学与实践都能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五年后,陶瓷职大被景德镇高专兼并,吴志辉再次面临选择,而此时的他已经没有迷惘而是多了许多从容。他成立了个人工作室“乐陶山人”,将陶瓷艺术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

    2003年,吴志辉收到了一个特别的邀请,他以前画瓷时的“老板”陆军在上海创建了“申窑”和“冷窑”,请上海的顶级画家画瓷,希望吴志辉到上海去给这些画家进行工艺指导。在上海,吴志辉同样也感受到了震撼,陶瓷作为一种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材质,如果能同其它门类的艺术相结合,完全可以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也就在这一年,一个名为“八人画展”的国画联展在景德镇陶瓷大世界展厅举办,这8个人来自各行各业,当时都名不见经传,吴国兴、汪明、刘文胜、洪南雨、方文生、胡强、徐国平,吴志辉亦在其中。这些来自“草根”的年青人在当时给沉闷的景德镇画坛带来一陈清风,无论是民间还是官方都给予他们肯定的评介。现在,这八个人都己经成为陶瓷艺术圈的中坚力量。

    而在这几年间,全国各地各种展览上,也经常能见到吴志辉的身影。开阔的视野,不断提升的文化修养,对陶瓷材料和工艺的烂熟于心,包括对商业运作模式的遵守,对市场行情的把握。吴志辉的大家气质渐显。

    吴志辉是个谦和的人,也是性情的人,留大胡子喝大碗酒。但在对待艺术上,他既是冒险者又是个完美主义者。他认为只有穷尽所有的工艺手段,才能展示出陶瓷艺术的全部魅力。

    天价葡萄怎么会长在景德镇?这个天天看火苗跳舞的人啊!

    陶瓷刷花始于清末,是景德镇釉上彩中新彩的品种之一,俗称“筛色瓷”,是受西方传入的搪瓷喷洒画的启发,结合中国民间丝网印刷工艺并融合民间剪纸艺术而发明的。据载,波阳陶业学校学生冯完白将刷花技艺推广到景德镇,而景德镇陶瓷刷花工艺在民国时期最为鼎盛,它讲究色块与色阶的交汇,形与情感的融集,既有没骨法用笔的空灵,又有随类赋彩的化境;色彩明朗悦目,层次分明,民间艺术风韵浓厚,被誉为陶瓷艺坛中的一枝奇葩,其代表人物为已故的老艺人陈先水。

    受此启发,吴志辉潜心研创了釉下喷花工艺、光影效果的青花装饰。吴志辉的这个系列作品,有国画的构图笔墨和神韵,一点一画一筋一叶里都透露了他的水墨修养,同时,运用了西画黑白灰的对比讲究,使得面造型虚实相生、立体鲜活,通过精心布局和青花喷花的深浅浓淡变化,光影生动、形态逼真,景物呈现出强烈的空间感。尤其是他笔下的葡萄,重重叠叠间晶莹剔透,水润诱人!既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吴志辉对于单纯绘画的功力和掌控,更综合灵活运用了分水、喷花、泼彩、颜色釉、肌理制作等多种不同工艺技法,呈现出丰富的画面效果,使得绘画与工艺紧密结合,将陶瓷的工艺美术特点尽情发挥。

    这种光影效果的青花装饰所体现出的表达效果是极其生动和鲜活的,让人看到画面就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想要去“抓取”画面中的事物的冲动。光影青花的写实效果由此可见一斑。光影青花在景德镇陶瓷艺术中是一种相对“年轻”的艺术形式,由于新工艺、新技法、新观念的创新运用,在忠于眼前事实的同时也要略行变化,“神似”与“形似”相统一,从而达到顾恺之所述的“传神写照”的表达效果。

    简介:

    吴志辉,男,艺名乐陶山人,1968年生于景德镇,祖籍江西省余江县,1992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陶瓷美术系。系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西省陶瓷美术家,中国收藏家喜爱的陶瓷艺术大师,获全国文联美术等级考核陶瓷美术一级资格。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省分会会员,景德镇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景德镇青联委员,景德镇市珠山区政协委员,景德镇市民盟成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高级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高岭陶艺协会会员。景德镇瓷都画院副院长,景德镇陶瓷书画院副院长,江西省教育学会陶艺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曾任景德镇市红星瓷厂美研所副所长、美研室主任;先后执教过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美术系景德镇分部。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卖九先生,作品以青花见长,致力于青花创新探索。

    • 分享到:
    排序方式:回复时间 共有1条评论
    个人认证

    光影青花吴志辉 发表于 2018-01-16 22:14 1 楼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