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报道/中国书画报/2025.3.12

文/左禅
莫言说:我有一种偏见,我认为文学作品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揭示社会的不公正,也包括揭示人类心灵深处的阴暗面,揭示恶的成分。
讲真话毫无疑问是一个作家宝贵的素质。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要积极向上的,揭示黑暗丑恶的文学作品对社会的发展、对人类的前进也有着很大的作用。只有全面地去剖析人性,众人才能完成自我救赎。
在这里我赞成莫言先生的话,同时我认为,“艺术不但要为底层人民呐喊曲歌,同时也要给人精神上的鼓舞,同时如记录时代发展,社交事件,以画为鉴,以史为鉴。有助于时代正常健康发展”。而非颠倒黑白歪曲事实。

大年初三和家人吃完饭,像往年一样,电影院看场电影,这是我一年中最为放松的时刻和陪伴家人的时间。在看《哪吒2》中自己作为一个大叔级男人,在一些片段里,我也是被境所染而伤感。同时记得很多年前,一样,在电影院观看《喜剧之王2》主人翁骑车送外卖的那个镜头,也是数度黯然流泪。因为这也正是当年我自己的写照。也是我当年在生存和梦想之间挣扎的一个片段。我虽然年过不惑,却很庆幸自己还会为这样的故事情节而感动流泪。是呀,作为一个人,这是永远不能丢失的感性,或者说是一个正常人都该又拥有的性情,感知与怜悯。因为我人物作为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都不能丢掉这个。

而在当代文化景观中,哪吒系列电影的火爆出圈和多年沉默刀郎的强势回归,正宛如两颗耀眼星辰,照亮了大众文化的苍穹引起大家的共鸣。而作为作者也是底层人出身。这个人的成功和火出圈,在行业的内更少之又少如凤毛麟角。

这个是偶然性,是永远不可复制的,也不是我们也模仿几年所谓的啃老能啃出来的。而低层人的欢乎和共鸣也代表了这个时代底层的郁闷和无奈与压抑和转瞬即逝的觉醒。
而“我命由我不由天”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我们人类谁也逃脱不了“上天”的安排。比如面对衰老和死亡人人平等。
而不是谁有钱有特权就可以逃避死亡。纵然你如秦始皇,汉武帝都归尘土。而有钱有特权,纵然可以吃没有污染的特供蔬菜,喝没有污染的水,但是你确没有特权呼吸和老百姓不一样质量更好的空气。天空的空气是众生平等,包括男人、女人、穷人和富人以及包括和我们一样生存在这个地球上的动物们。

而我们人类也做不到空气和水,只能特供给我们人类单独享用,而不给或者卖给动物们才能享用一样的道理。
而特权的食品,只是让人能减少生病,暂时拥有比较平民老百姓好一点健康的身体,如果没有意外只是能多活几年而已。最后还是躲不过生命的结束一样也会被埋在黄土里宿命。
人类的科技再发达,也多躲不过天灾,和自然灾难。所以“与人斗”破坏了团结就是力量的原则,最后是贫穷。与“地斗”,破坏了环境,造成水土地质环境,最后带来了大自然的反击和报复所以,既愚又蠢。“与天斗”根本不可能,是愚昧无知和贪婪邪恶,人类怎么能和天斗呢,你打打天看看,拿刀砍砍天看看………

然而,人类在面对自然灾害时可以预防和用正确科学的方法躲避以减少伤害和损失。比如我们上古时候的“大禹治水”是“治”理,而并不是“斗水”。我们生病了,是“治病”而非“斗病”。
然而在人类发社会发展中,有压迫,和压榨底层人民的,优秀的民众就会揭干而起反抗压迫,比如在秦二世时,带领农民起义的,“陈胜”和“吴广”。他们虽然后来起义失败,但是,是他们揭开起了反抗暴秦的帷幕。残暴的秦二世大秦帝国因此倒塌。伟大的农民领袖陈胜和吴广因此被伟大的历史家司马迁记录在史纪写世家《陈涉世家》里。

而近代有也不反抗懦弱自私愚昧最后惨遭全部被杀害的事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五个日本兵,杀害三千人国,由于大家都很聪明,没有一个反抗,最后全被惨杀的震惊中外屠杀历史惨案。
终究原因就是一个字,人人都太聪明,因为我们自古就明白“枪打出头鸟”的道理。所以没有人愿意当出头鸟,而不知道还有一个“杀身成仁”的
的道理。
这里的人人都变成了羊群里温顺的羊,而我们当下的人,当自己的同类被欺压时,人人自保,没有同情,没有面对这种黑暗压迫的指责和反抗,而是人人庆幸这次倒霉的不是自己。
而在动物世界里,有食肉动物围攻食草的弱势群体,而弱势群体通过团结,共同抵抗和战胜侵略的不少案例。

而我们人类一些所谓的“明哲保身”成了麻木自私,胆小懦弱人最好的自我安慰和借口,我知道“明哲保身”是我们的文化,也不知道西方有没有这个文化?

而面对社会公知的勇敢和呐喊,往往会被人们示为“眼中钉,肉中刺”,被称为“负能量”。
而能量一词:“是指人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力量和能力,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力量来源”。
能量;其实没有正负之分。
而“正能量”和“负能量”也是一个新词。这两个词的来源是宋山木性侵自己的女员工时的说词:“他说你的身体都是“负能量”虚要注入“正能量”。
所以我们经常会把说真话或者令自己不开心的话叫“负能量”。
而把虚伪虚假的奉承赞美或者说可以让自己听开心话一律叫“正能量”。
所以我特别不喜欢这两个词语。

我们在宗教里只说:“正知、正念、正解”。
当我们看到灾难和黑暗与压迫发生在他人身上时,我们人人自扫门前雪。
当社会公知的勇敢和呐喊反抗遭到压迫打击时,他们会庆幸甚至会幸灾乐祸,暗自窃喜自己当初高明选择的沉默我们会嘲讽公知,甚至会站在罪恶魔鬼的一边 。
这个在清代“戊戌变法”失败被斩杀“七君子”时京城老百姓的麻木和愚昧可知。
而在民国时期,伟大的教育家,中国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先生那句;“我是一条狗,叫了一百年,还是没把国人叫醒”,现在依然振耳欲聋。


但是当不幸和不公,遇到我们自己身上时,我们也会哭天喊地,喊爹叫娘我们这时也会需要勇敢的社会良知为自己呐喊。我是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遇到灾难时都渴望同伴帮助。
而我们人类却忘记了正是因为我们的自私愚昧、无知和懦弱是自己亲手葬送了人间难得的正义。是我们自己亲手堵住了黑暗里好不容易照进来的那一束光芒。
在过去的三年疫情中,老实善良的老百姓,从顺从听话,被无数次的捅嗓子,被一次次的强逼和利诱注射疫苗
,最后个个听话的羊变成了坏人手里非法盈利手里的货,被宰的羊。
我本一介布衣,人轻言微的呼吁呐喊,而被人们当成了异类。

现在看来这个人人只求自保,麻木懦弱的群体里,像鲁迅先生一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与勇气在当下和这个时代显得更为重要………
而在古今中外无论是文学还是绘画能鼓舞浩然正气和为底层人民曲歌赞颂和呐喊的影视等都尤为重要。

这在中西方文学史上如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的世界》叙述了19世纪法国社会背景下底层人悲惨遭遇和他们的挣扎、反抗,勇敢以及人性的光辉。同时也揭露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伟大的文学作品诸如、鲁迅先生笔下的《呐喊》《骆驼祥子》《药》等,和曲歌关中人民平凡而淳朴善良坚强伟大的作品《平凡的世界》、等等优秀的作品。而绘画艺术诸如《伏尔加河上的迁夫》、《自由引导人民》,《拾麦》以及我们从宋代到近反应底层人民苦难的《流民图》………。
这无不是人类文化史上璀璨的永恒不灭明珠。

文学界和艺术界虽然和影视与音乐不同领域,却因共同为底层人民呐喊而引发广泛共鸣,正是深刻体现出伟大艺术的使命真章——服务底层人民,为而非炮制虚伪空洞的赞歌。
而哪吒系列电影,以传统神话为蓝本,塑造出极具现代意义的角色形象。哪吒,这位灵珠魔丸一体的叛逆少年,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最强音。

这不仅是对命运不公的抗争,更是无数底层民众内心渴望打破阶层桎梏的直白宣泄。
在现实社会,阶层差异如同一堵无形的高墙,大学生就业,社会岗位世袭,等限制着平民老百姓学子的发展。就像影片中:申公豹所言,“人的成见就像是一座大山,几乎没可能翻过这座大山,因为自己是豹子精,出身问题。自己为层干了近上百年的脏活,如果你不敢,会有很多人干,最后事情败露,自己就是这个替死鬼。”
就像哪吒即便身负不凡血脉,却因魔丸身份被陈塘关百姓误解、排斥,努力想要证明自己却困难重重,这与底层人在社会中奋力打拼,却常因出身、资源匮乏等因素被质疑、被阻碍的境遇如出一辙。
《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敖丙,身为龙族太子,看似光鲜亮丽,实则背负着整个龙族摆脱海底炼狱的沉重使命。他在灵珠力量与家族期望的双重裹挟下,艰难前行,最终在与哪吒的对决中,才开始正视自己的内心。龙族虽有强大力量,却被天庭边缘化,困于海底牢笼,这种被上层权力压制、利用的处境,映射出底层群体即便拥有一定能力,却依然难以在既定的社会秩序中获得公平对待,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而刀郎的音乐之路同样是一部为底层人民发声的奋斗史。他的歌曲题材广泛,从描绘普通人的爱情、生活琐碎,到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无一不扎根于底层生活的土壤。《2002年的第一场雪》以质朴的歌词和动人旋律,讲述了一个平凡的爱情故事,让无数在生活中经历过爱与别离的普通人感同身受;《西海情歌》则歌颂了那些在艰苦环境中坚守爱情与理想的人,展现出底层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
而《罗刹海市》更是以隐晦却有力的方式,对社会中存在的美丑颠倒、是非混淆现象进行了辛辣讽刺。这首歌迅速风靡,背后是大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强烈渴望,以及对那些虚伪、不公现象的不满与批判。刀郎用音乐为底层人民搭建起一座表达心声的舞台,让他们的情感、诉求得以抒发,成为无数人在生活困境中的精神慰藉。
而刀郎一直遭受这同行的排挤和打压。
伟大的艺术之所以伟大,在于它能穿透表象,触及社会的真实痛点,与底层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它不是少数人孤芳自赏的玩物,也不是为权贵阶层歌功颂德的工具。
那些为底层人民服务的艺术作品,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的真实面貌,让人们看到底层人民的苦难与挣扎、希望与梦想,引发对社会问题的反思与关注。

哪吒电影的爆火与刀郎的崛起,是大众对真正为底层人民服务的艺术的热烈回应。它们提醒着文艺创作者,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倾听底层人民的声音,才能创作出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伟大作品,才能让艺术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精神升华的力量 ,在时代的文化脉络中留下深刻而持久的印记。
这也正如潘天寿先生潘天寿先生在1957年《谈谈“中国画不科学”的问题》中说:绘画家,将宇宙间一切可歌颂、可欢欣、可悲泣的形象、为金载明暗、色彩以及生活中的一切动态描写在画面上而成为绘画艺术品以供全世界的人民大众欣赏使全世界人民大众精神愉快身心健康,得到思想上的鼓励,向理想的社会更进一步的创获与成就。据以上的目标任务,绘画艺术原是为人权而服务。
而底层人应保持勤劳,勇敢与善良,也需要敢于向黑暗与不公平反抗方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关中左禅,本名王林杰,独立艺术工作者, 一九七九年七月,出生于古都西安周至县终南山下,早年接触过禅宗法门和道学,有多年的修习和研究。左手书画篆刻家,常年对儒释道古典人物画研习,有独到感悟与见解。擅长儒、道、释人物、山水、花鸟及篆刻。书法以行草书、魏碑为主。 国画大师李涵先生入室关门弟子,中国茶界泰斗黄锦枝先生入室弟子,篆刻大家商开栋先生入室弟子,常年得故宫紫金禁城出版社原社长李毅华老师以及长安画派创始人之一张杲先生悉心教诲。
他是当代大写意画派代表性的画家。他早年在人物画方面承继了五代石恪、南宋梁楷、又对吴道子、李公麟等高古游丝描,曹衣描常年大量临习,以及结魏碑笔法的体悟与简笔描 结合逐渐 形成了气息高古的禅意十足的人物画风。 花鸟则继承了徐渭、朱耷、潘天寿、齐白石 李涵一脉,丰富发展了泼墨、泼彩大写意画风。继承和开拓了人物、山水、花鸟以及金石与绘画融合让作品具有文献性与现代性的新画风。他以坚定的艺术跋涉,成绩卓著,影响深受各大藏家追捧和喜爱。
2011年—2014年,任中国中兴总部国礼书画家。2014年起,任中国华为总部预约国礼书画家8年,作品多次被作为国礼赠予西方皇室王宫大臣、中西商界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