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吧推荐
查看所有吧>>
活跃用户
    宝刀在手,天下我有!

    戴军/文

    提起刀,人们多会想到刀光剑影的战争场面,古时候受治炼技术的限制,军人使用的大多是剑、矛等以刺为主的兵器,到了后来铁的出现,刀渐渐取代了剑,各种各样的刀不仅在战场上大显神威,也很快进入到家庭中,现在谁家没有菜刀、剪刀、剃须刀不是?
    印象里文人都是佩剑,比如屈原佩剑行吟,李白学剑术,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等等。武士大多带刀,比如关羽使的青龙偃月刀,虽然他也夜读《春秋》,毕竟是名武将。
    其实在中国古代,刀也是文人雅士随身携带的文房重宝之一。比如茶刀、裁纸刀、拆信刀、书刀,各式各样,功能也不尽相同。

    【书刀】

    中国在未发明纸之前,用竹木简来写字,
    因而需要一种修治简牍的小刀,汉代称为“书刀”,亦称削刀。写错的字可以用书刀刮掉。汉字删除的“删”, 右边就是一把书刀,左边是用简牍编成的“册”。

    【文刀】

    文刀,即文房裁纸刀,也是文人案头的必备文具。“朓嗟吟良久,手自折简写之”,南北朝之后,特别是明清时期,文刀因工艺精湛可以体现出主人的身份,而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后来人们发现,用利刃裁宣纸,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反而是刃口略钝的刀更好用,象牙、玳瑁、红木、玉石、牛角、竹子等质地坚硬的材料也被用于制作裁纸刀。这些各式各样材料制作出来的文刀光泽柔和、不浮不嚣、锋芒内敛,有一种沉静优雅的魅力。

    【茶刀】

    茶刀,用来撬茶饼。木、竹、牛角、金银铜铁等材料制成。茶刀锋利的刀刃却切出了茶的芬芳,瞬间沁人心脾,这里面饱含着中国人刚柔相济的人生哲理。

    文人与刀,似乎总有点匹配不当的嫌疑。然而,自古以来国人就有“君子武备”的讲究,文人自然也是爱刀的,就象好多人有着武侠梦一样。

    其实,这些所谓的刀,多不求锋芒,徒具刀的形式而已。但是,有一种刀,既坚且利,寒光凛凛,却为一些文人所爱,并且也只有文人才用。
    这就是篆刻刀。

    【篆刻刀】

    篆刻刀是刻治印章用的,篆刻艺术,是书法和镌刻结合艺术,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篆刻兴起于先秦,盛于汉,衰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至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是文人墨客的雅事。

    我少年时,练字之余,喜欢刻印,开始没有刻刀,也不知道哪里卖,也没钱买,就用半截锯条自己磨制了一把,煞有介事地刻些诸如肥皂、蜡块等物,后来得到一大块莱州滑石,锯成若干小块用来学刻,可是我那把锯条宝刀却很不给力了。妈妈见我痴迷如斯,骑车子去工艺雕刻厂找我外祖父的一个学生朱学德(篆刻家)索来一把小篆刻刀,我如获至宝,用了十来年。
    高中毕业后到外地上学,同学们见我会刻印,纷纷索刻。有时印大,小刀难以尽意。同学虞娜考上学以前做过车工,便寻了一个小工厂,说尽好话,求得一条白钢,亲自磨制了一把刃宽12毫米的大刀赠我。这把刀我一直用了二十多年,期间写过一首《刻刀铭》曰:
    “”余之刻刀,瑯琊虞氏手制,刃钝臂短,干粗体沉,十年未曾一磨砺,尤存坚顽,因为之铭。
    浑沌一铁笔,十年伴朝夕。
    日久无颜色,爽利不可期。
    利刃非我求,但求能代笔,
    心力著金石,顽铁赋天机。”

    后来又买过数只大小不等十几块钱乃至几十块钱的刻刀,勉强用到现在。俗话说"书家不择笔“,似乎也该不择刀吧,吴昌硕就曾用铁钉子刻过印呢。
    前几天偶然胡思乱想,刻印几十年,竞无一把高端利器,我外祖父生前曾有极品印泥,却轻易不舍得用,也是憾事。遂败了四把刀回来,尚未使用,也不知道好不好用。
    不管怎么说,男人总是喜欢刀的。

    人在江湖飘,怎能不带刀。

    2021.4.13




    • 分享到:
    排序方式:回复时间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