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把握与生命灵魂共铸作品空间 ——谈张建新梅花艺术

2017-08-02 10:24:12  浏览量 374  评论数 0
[摘要] 作为一名军旅画家,张建新有着独特的禀赋气质,他的作品始终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高洁,他把梅花的灵魂主题意绪化与诗性化,进而形成鲜明的艺术特点:审美把握与生命灵魂共铸作品空间。

历经风雪铸铁骨  张建新      

历经风雪铸铁骨  张建新

      作为一名军旅画家,张建新有着独特的禀赋气质,他的作品始终围绕一个主题展开——高洁,他把梅花的灵魂主题意绪化与诗性化,进而形成鲜明的艺术特点:审美把握与生命灵魂共铸作品空间。在张建新画的梅花里,无不浸透着他对军人的情感,既体现了一种浪漫的现实主义风范,又反映了一种军人的理想主义气质,这是张建新的“两极” 。

  人们赋予了梅花极其丰富的精神象征和文化内涵,并已经形成了拟人化的审美倾向和完美主义的理想寄托。如:不畏严寒铁骨铮铮的顽强抗争精神;历尽沧桑、宁折不屈的傲骨风范;俏不争春、潇洒人间的高雅品质,使梅花具有广泛的审美群体。在张建新40余年的军旅生涯中,他总是在读梅、寻梅、品梅、画梅。他把画梅当作自己一生追求的课题来学习研究,可以用“魂牵梦绕,以心相许”来形容张建新画梅的执着,这是一种浸润着中国文化精神的生命理想和情怀,它来自画家的精神追求。在张建新的写意梅花中,蕴藏着一种自由的精神追求和深刻的灵魂体验。

  张建新所画《历经风雪铸铁骨》 ,画中白梅与紫梅穿插,梅花与风雪情景相融,突出了梅花的凌霜傲雪,塑造了“欢喜漫天雪”的梅花形象。张建新画的梅花更见中国的艺术精神,画中涵括了“载道”精神,这种“载道”精神的表达,也可以说是“写意”精神,体现出张建新的个体意识的自由以及个人精神的超载。张建新用笔墨画出了和平时期军人的价值观,同时也画出了在没有刀光剑影的环境中的军人价值观。

  张建新用心灵和画笔画梅花,作品饱满,张力十足,似乎在力求表达一种人格的力度。他通过注入个人的气质性情及其所感到的时代心声,使梅花具有了不同寻常的拙朴撼人的艺术力量。如在《历经风雪铸铁骨》 《紫气香魂》 《傲雪图》 《题梅》等作品中梅花枝干挺拔,花朵圆润而潇洒,在用笔上粗犷朴厚而激动人心,强化了梅花写意的意象。在《紫香》 《梅图畅月》 《绿萼迎春》 《沁·幽》 《梅颂》 《古香图望》《瑞雪寒香》 《灵峰第一香》等作品中,他将红梅、黄梅、绿梅、白梅、紫梅置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去赋予它们不同的精神和特质。这些作品采用饱满开张的布局,极尽夸张的梅花形象,层次丰富而又拙劲大气的色墨,还有粗犷朴厚而激动人心的笔法,必然就多了一个可以追认的精神价值。

  “载道”可以起精神导向的作用,不过也要通过个体才能实现。一张好的画不仅可以让人愉快,更能使人得到更高层的启示,所以张建新的“载道”精神和“写意”精神是结合在一起的。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写意”精神和“载道”精神,不仅使张建新梅花创作获得了极大的思想容量和艺术张力,而且还使他从当代军人生活的层面超拔了出来,产生了一种涵盖当代军人新的气质和新的文化意蕴的艺术作品。具有严肃创作态度和活泼创造精神的张建新,他的梅花艺术创作正步入成熟的阶段。以“他者”的眼光看张建新画梅花创作,也许正是他作为军人才使他的梅花创作具有了雄强、拙厚、伟岸、深醇的永恒生命意识,所以才能画出中国军人的风骨。

  张建新总是不停地深化对军人奉献精神的理解和认识,丰富加强自己的感受,汲取前辈艺术家作品中的营养,锤炼自己的笔墨语言,这都离不开他执着的艺术精神和理想主义的追求。张建新梅花艺术创作已成为当代军旅题材中国画艺术一个独具特色的和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为新世纪军旅题材美术创作作出了他自己的贡献。(来源:中国艺术报)

  • 分享到: